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家观点

李秉仁:绿色建筑是必须坚持的发展方向

时间:2013-09-07 01:22:41   作者:绿建之窗   来源:中国网   阅读:885  
内容摘要:【导读】:近日,国家住建部原总经济师李秉仁在第四届全球绿色经济财富论坛之绿色建筑论坛做专题演讲,介绍了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和创新绿色建筑设计和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并展望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概况我国政府对于发展绿色建筑是高度的重视,按照联焦环境属的界定,绿色建筑...

【导读】:近日,国家住建部原总经济师李秉仁在第四届全球绿色经济财富论坛x绿色建筑论坛做专题演讲,介绍了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和创新绿色建筑设计和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并展望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李秉仁:绿色建筑是必须坚持的发展方向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我国政府对于发展绿色建筑是高度的重视,按照联合国环境属的界定,绿色建筑是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发展绿色建筑也是我们为发展绿色经济做贡献。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于绿色建筑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绿色的建筑是指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实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这就是中国对绿色建筑做的定义。

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是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重点领域的五个优先发展内n之一。当然温家宝总理也专门讲过绿色发展建筑的问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着力用先进建材材料、信息计划优化机构和服务模式。“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也提出,制定并提出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从规划、法n、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全面推进建筑节能。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每年新建约20亿的平方米的建筑。在城镇大概是7到8亿平方米,建筑终端能耗将近社会总能耗30%。按照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数据,联合国环境署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0%。这在上海世博会上,联合国环境署专门有一个报告。能源、淡水、土地等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是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暝庥龅耐怀雒盾和问题。有些报道讲过,人们已经过度的使用了自然资源。当然可以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消耗自然资源最多的国家,这个毫无疑问,因为我们有很多生产能力。比如说我们每年有8亿吨钢的生产能力,这消耗相当多的建筑。据统计500多种工业产品,可能有200多种产品,中国的产量是位居世界第一。

最典型的钢材、水泥这些东西绝对是世界第一。特别是一些家用电器的产品,我们绝对都是世界第一。因此对发展绿色建筑,对推进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和初步建立,推动了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06年中国发布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个评价标准的指标体系由接地和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等六类指标组成。

2007年建设部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价的标识制度。一批直接服务于绿色建筑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已经发布或者在编制和修订的过程当中。有个数据,截止到12年3月底,全国已经评出371个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3600多.平米米。这标志着中国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当然这个规模与中国每年大约20亿平方米的新建建筑,和400多万平方米的既有建筑的规模相比还是微乎其微。

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在推进绿色建筑方面发展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天津市滨海新区、深圳市光明新区、唐山市曹妃甸新区、苏州市工业园区等等新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天津中新生态城市,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共同建设的天津生态城,这个生态城的建筑全部是绿色建筑。当然现在已经开了,08年已经开始动工,已经建设了5年时间了,

创新绿色建筑设计和发展模式

李秉仁说到,中国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路甬祥他在一篇文章中讲,创新中国设计、创造美好未来,这是文章的标题。他讲绿色设计是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源头,因为设计往往决定了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充分采用全寿命周期绿色设计,从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废物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资源消耗和有害排放物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人的发展可以协调优化。这点来讲绿色设计是绿色建筑的基础和原则。11年在瑞士开了第艽喂际绿色设计论坛,去年是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召开的绿色世界论坛了第二届,今年还是在欧盟组织召开。今年的10月18号,这个论坛有很多人参加。欧洲有很多人参加,包括国际设计协会,中国的光华基金会,所以这些事情的话我们对设计方面应该说对生产任何一个绿色产品,设计是艹V匾。

前年的绿色设计主题论坛的主题是绿色设计创造绿色产品,绿色消费保护绿色家园。我认为绿色的核心就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我们创新绿色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在城乡规划和绿色建筑设计当中,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珍惜每一寸土地是我们各级规划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的职责。发展绿そㄖ节能,关系到中国的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的战略问题。因为中国是世界能耗消费大国,是能源生产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

我们每年大概消耗5亿吨石油,有60%都是进口,这直接涉及到中国的能源供应和安全问题。中国消耗世界煤炭的45%左右,这个数量非常大。我们每天的石油消耗量超过1000万,美国是两千万,他正好是我们两倍。但是从整个能源消耗的话,中国和美国基本上差不多,各占世界能耗消耗的20%。但是中国的GDP不到美国的一半,我们占10%,他占20%多一点。在推进建筑节能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且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我们制定了建筑节能的法规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政策,研究开发大量的建筑节能技术的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积极进展。这些成果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中得到广泛的执行和应用。现在我们全国城镇新建建筑在设计阶段,实行节能50%的强制性标准达到了100%。北京市执行60%的标准,还有几个省市执行60%的执行标准,施工阶段也是95%以上。随着中国节能减排战略实施不深入,越来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保护环境的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也推进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目前我们还是以政府主导为主。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必须创新绿色建筑发展模式,当然创新发展模式涉及方方面面。例如结合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发展绿色建筑,中国和新加坡两个政府合作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目标是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新城。中新生态城的面积是30平方公里,区内人口35万,区内建筑全部是绿色建筑。大家可以参观这中西新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

结合国家示范项目发展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与示范城市。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都给予支持,对于这样的项目政府有关部门对于绿色建筑的发展,要提出明确要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也要求一定比例的改造建筑达到绿色建筑。结合各类政府投资工程发展绿色建筑,政府投资工程应该成为绿色建筑的示范,这些项目包括办公建筑、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项目等等;要逐步强制推行绿色建筑的审查制度。中国在发展绿色建筑的创新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处于探索之中。设计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仍有发展空间和潜力。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展望

为了进一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城乡建设模式的转型升级。2012年4月27日,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年国务院办公厅也发了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纲要》,绿色建设行动方案。

这个是可以认为中国发展绿色建筑的一个指导性文件,包括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财政部和建设部这个意见这样的,这个实施意见确定了主要目标,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接近或达到现阶段发达国家水平,力争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这是文件里明确提出的目标。实施意见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因人制宜,经济实用充分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利用、气候条件、建筑特点合理制定绿色发展规划和技术路线,建立健全地区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这个意见要求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标准规范及标识体系。制定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及相关产品标准规程。加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的推进力度,培育专门的绿色建筑评价机构。实施意见明确,建立高新级绿色建筑财政政策激励机制,引导;高水平绿色建筑建设。2012年的奖励标准为,二星级绿色建筑每平方米45元,三星绿色建筑每平方米80元,奖励标准将根据技术进步,成本变化等情适当调整。

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推进绿色生态城市建设,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中央财政支持绿色生态城建筑。对于满足绿色城区条件的给予资金补助,资金补助基准为五千万元。这个实施意见表明中国政府对于绿色建筑的r展,将在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发展绿色建筑对于推进中国的城镇化程,促进中国的城镇建设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就是我们绿色建筑,说明绿色建筑是中国建筑必须坚持的发展方向。中国的再建建筑几乎占到世界再建建筑的一半以上,所以我们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所以我们发展绿色建筑方面,我们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我们还有更虻墓ぷ髯觥

(来源:中国网)


标签:国务院  联合国  财富论坛  发展模式  建筑设计  

新闻资讯

本栏最新更新

本栏推荐

阅读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1号诺德中心2期6号楼1201   邮编:100070 网站合作QQ:1658253059  电话: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绿建之窗网站已运行: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7284号  京ICP备14061276号-3 51LA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