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1保护或修复场地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建筑及景观
时间:2025-03-22 14:24:32 作者:GBWindows 来源:原创文章 阅读:205内容摘要:8.2.1保护或修复场地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建筑及景观Ⅰ场地生态与景观8.2.1评分项8.2.1充分保护或修复场地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建筑及景观,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植被等,保持场地内的生态系统与场地外生态系统的连贯性,得10分。2釆取净地表层土回收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得...
8.2.1保护或修复场地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建筑及景观 Ⅰ 场地生态与景观
8.2.1评分项
8.2.1充分保护或修复场地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建筑及景观,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植被等,保持场地内的生态系统与场地外生态系统的连贯性,得10分。
2釆取净地表层土回收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得10分。
3根据场地实际状况,釆取其他生态恢复或补偿措施,得10分。
【条文说明扩展】
第1款,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应对场地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进行勘查,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和建筑布局,尽量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开发建设过程对场地及周边环境生态系统的改变,包括原有植被、水体、山体等,特别是胸径在15~40cm的中龄期以上的乔木。
第2款,在建设过程中确需改造场地内的地形、地貌等环境状态时,应在工程结束后及时釆取生态复原措施,减少对原场地环境的破坏。场地表层土的保护和回收利用是土壤资源保护、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建设项目的场地施工应合理安排,分类收集、保存并利用原场地的表层土。
第3款,当原场地无自然水体或中龄期以上的乔木、不存在可利用或可改良利用的表层土时,可根据场地实际状况,釆取其他生态恢复或补偿措施。例如,在场地内规划设计多样化的生态体系,为本土动物提供生物通道和栖息场所;釆用生态驳岸、生态浮岛等措施增加本地生物生存活动空间。
【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预评价查阅场地原地形图,带地形的规划设计图、总平面图、竖向设计图、 景观设计总平面图等设计文件,生态补偿方案,重点审核是否出现符合本条第1、 2款的情况及恢复补偿措施。
评价查阅预评价方式涉及的竣工文件,还查阅生态补偿方案(植被保护方案及记录、水面保留方案、表层土利用相关图纸及说明文件、表层土收集利用量计 算书等),施工记录,影像资料。
【绿建条文详解】
条文变化情况:在14版第4.2.12条基础上发展而来
具体变化:条文三款呈递进逻辑关系。
技术要点:
第1款 场地设计中:1.不应对高差过大的场地进行过度的地形改造 ;2.不应对原本平整的场地进行过度堆土设计 ; 3.应利用下凹地,布置地下室或下沉庭院 ;4.利用高差为地下空间提供采光通风 ;5.利用高差形成景观微地形; 6.借助地形组织场地排水。
目标:充分利用竖向地形,尽量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开发建设过程对场地及周边环境生态系统的改变,包括原有植被、水体、山 体等,特别是胸径在15~40cm的中龄期以上的乔木。 胸径:一般指地上1.2m~1.3m高处的直径。
第2款 在建设过程中确需改造场地内的地形、地貌等环境状态时,采取生态复原措施。场地表层土的保护和回收利用是土壤资源保护、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法之一。项目施工应合理安排分类收集、保存并利用原场地的表层土。
注:表层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适合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
第3款 当原场地无自然水体或中龄期以上的乔木、不存在可利用或可改良利用的表层土时,可根据场地实际状况,采取其他生态恢复或补偿措施。
例如:在场地内规划设计多样化的生态体系,为本土动物提供生物通道和栖息场所;采用生态驳岸、生态浮岛等措施增加本地生物生存活动空间。
条文评价: 重点审核是否出现符合本条第1、2款的情况及恢复补偿措施。
【建议提交材料及技术要求】
专业分类
材料名称
技术要求
评价阶段
建筑类型
建筑设计
场地原地形图
应体现场地开发前的原有地形地貌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图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总平面图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竖向设计图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景观设计总平面图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其他材料
生态补偿方案及记录
表层土利用方案:应包括表层土回收计划或方案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乔木等植被保护方案:应包括保留场地内全部原有中龄期以上的乔木(允许移植)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水体保留方案总平面图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应具体介绍项目采用生态补偿措施的具体方法及生态补偿后的效果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水面保留方案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表层土利用相关图纸及说明文件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表层土收集利用量计算书
应包括表层土收集、堆放、回填过程的照片、施工组织文件和施工记 录以及表层土回收利用量的计算书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施工记录
运行评价
居建/公建
影像资料
水体和植被修复改造过程照片
运行评价
居建/公建
【得分策略】
建议:一二星不做要求,三星满足第二款要求表层土回填得10分。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绿建之窗”或“本站原创”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绿建之窗”。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也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对不遵守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管理员QQ: 4993067 32533240,紧急联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关文章
-
-
03-218.1.7生活垃圾类收集,垃圾容器和收集点设置应合理并应与周围景观协调
-
03-21绿·碳·慧 | 《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发布
-
03-208.1.6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
03-188.1.4设计利于雨水的收集或排放
-
03-178.1.3绿地符合规划要求
-
03-168.1.2室外热环境满足要求
-
03-147.2.18选用绿色建材
-
03-137.2.17可再循环材料/可再利用材料/利废建材
-
条文技术
本栏最新更新
-
03-318.2.9降低热岛强度
-
03-298.2.8室外风环境模拟
-
03-288.2.7避免产生光污染(此条删除)
-
03-278.2.6场地内噪声值优于国家标准
-
03-268.2.5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
03-258.2.4室外吸烟区位置布局合理
-
03-248.2.3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化用地
-
03-238.2.2规划场地地表和屋面雨水径流
-
03-228.2.1保护或修复场地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建筑及景观
-
03-218.1.7生活垃圾类收集,垃圾容器和收集点设置应合理并应与周围景观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