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绿色建材
当前位置:首页 > 绿建企业 > 绿色建材

浅谈绿色建筑和LEED以及WELL的区别

时间:2023-04-06 17:38:33   作者:GBWindows   来源:原创文章   阅读:815  
内容摘要:大家好,最近有很多小伙伴问我关于国内绿色建筑和美国LEED以及WELL 的区别,小编今天就要和大家浅谈一下关于中国绿色建筑和美国LEED和WELL的区别。绿色建筑是指通过使用节能、环保、健康材料和技术,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健康度、生产力和安全性的建筑......
大家好,最近有很多小伙伴问我关于国内绿色建筑和美国LEED以及WELL 的区别,小编今天就要和大家浅谈一下关于中国绿色建筑和美国LEED和WELL的区别。
绿色建筑是指通过使用节能、环保、健康材料和技术,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健康度、生产力和安全性的建筑。而LEED和WELL则是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认证标准。


一、背景介绍 


1.中国绿色建筑的背景和现状


中国绿色建筑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引发了环境问题和资源短缺等挑战,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出现更好地保护和提高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绿色建筑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方式,应运而生。当前,中国绿色建筑的趋势与全球的建筑行业相一致,人们希望通过采用绿色技术、材料和设计来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创造更加健康、可持续、舒适的生活环境。虽然绿色建筑的标准定义是全球范围内的,但实际落地需要考虑到国内的地方政策法规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因素,决定了中国绿色建筑的标准和标志可能与世界其他地区略有不同。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中国绿色建筑正经历着从理念和政策层面到实践和市场推动的全面发展。随着政府出台的相关法规和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施工、绿色建筑运营等方面逐渐从理念转化为实际项目。建筑企业和业主也越来越重视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绿色建筑的市场占有率也在逐渐提高。总的来看,中国绿色建筑的背景和现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它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绿色建筑能够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做出贡献,在未来的几年中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预示着希望能够实现更加繁荣的发展。


2.LEED和WELL在中国市场的普及

美国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和WELL(Building Standard for Indoor Environment)作为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认证标准,它们的理念和标准在中国逐渐普及。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和中国企业开始愿意使用LEED和WELL这两个标准来证明他们的建筑物是绿色、可持续、健康的。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例如,2016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6),该标准是中国第一个官方发布的绿色建筑标准,与美国LEED标准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引领了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在物质基础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LEED和WELL标准在中国市场开始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型商业和办公楼或公共建筑开始采用LEED和WELL标准,以保证建筑物在环保、健康和舒适度等方面达到更高的标准,同时吸引更多的客户和用户。



目前,LEED注册建筑面积已经达到全球第三,排名前两名依次是美国和加拿大,而中国也已经成为了快速发展的市场。在LEED和WELL在中国逐渐得到认可的同时,国内也出现了一些本土绿色建筑认证标准。例如IBI卓越生态建筑标准、绿色建筑星级认证等。虽然这些本土标准尚不能和LEED和WELL等国际标准相媲美,但它们的出现表明中国绿色建筑市场的竞争和发展压力也在日益增加,将有可能推动中国绿色建筑在技术、管理和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二、认证标准 

1.中国绿色建筑和LEED与WELL的定位和侧重点

中国绿色建筑的定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创造更加健康和舒适的建筑环境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中国,绿色建筑的侧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节能减排:建筑是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因此节能减排是中国绿色建筑的主要目标之一。绿色建筑需要采用高效能源技术、材料和设计,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足迹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2. 环境保护:中国的建筑业在经历了快速发展后也面临了环保问题,建筑垃圾、污染物和废气等正在影响生态环境。因此,中国绿色建筑侧重于环保策略、水资源节约利用和减少污染等方面。

3. 健康和舒适性:室内的环境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中国绿色建筑要求在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照明和噪音控制、绿色植物和室内温度等方面注重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4. 文化传承: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建筑传统,因此中国绿色建筑在设计和实践中一定程度上考虑了保持文化传承、尊重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因素,同时也注重融合现代化建筑技术和绿色的理念。总之,中国绿色建筑的定位和侧重点是为了提升建筑业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性和质量,让公众可以享受更绿色、更健康和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和WELL(Building Standard for Indoor Environment)是目前具有广泛认可和实施的绿色建筑认证标准。虽然它们的定位都是在提升建筑的环保水平,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它们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WELL标准侧重点是内部环境质量和建筑用户的健康和幸福感。WELL标准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空气、水、光、声音、热舒适性、运动、营养、心理健康等。WELL认为通过在室内环境中建立健康、可持续、舒适、长久的生态系统,可以改善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生产力和生活质量。因此,WELL认证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室内环境的品质来创造健康、支持和激励工作和生活的空间。总之,尽管LEED和WELL标准有些许不同,但其共同点是通过对建筑设计、建造和运营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且严格的环保和健康评估,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并为人们提供更健康、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LEED标准的主要侧重点是建筑物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其标准的内容涵盖蓝色水、能源与大气、材料与资源、环境质量和节水等方面。LEED认为建筑物应该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不断地提高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并且应该遵循绿色、可持续和创新的设计和施工流程和原则。因此,LEED认证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建筑的环境影响,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碳足迹,同时创造更健康、更舒适的环境。


2.认证标准的难度和适用范围


认证难度:

 绿色建筑星级认证是中国国内的一个本土标准,而BREEAM和LEED是国际认证标准。绿色建筑星级认证是目前在中国应用最广泛的绿色建筑认证标准之一,认证标准相对于BREEAM和LEED要简单一些,难度不是很大,适用范围主要是新建及改建住宅和公共建筑,可以仅对某一绿色指标作出评估。此外,对于建筑面积和复杂度等方面的要求也相对简单,容易实施和推广。中国绿色建筑认证标准的难度和适用范围随着标准的不同而不同,但整体来说,这些标准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建筑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健康等方面的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对而言,LEED标准的认证难度较大,需要符合大量的认证要求和标准,并且认证是渐进式的,需要满足不同认证等级的标准。

而WELL标准的认证难度相对较小,主要需要涉及一些基本的建筑设计和管理要求等,且只有一种认证等级。 


适用范围:

LEED标准适用范围包含各种类型的建筑,如商业、办公、住宅、医疗、教育、机场和工业等,适用于新建筑、改建和室内装修等多种场景。

WELL标准主要适用于办公和住宅建筑的室内环境,以及室内公共场所的运营。总的来说,LEED标准和WELL标准都是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所设计的认证标准,不同之处在于LEED重在实现建筑的可持续性,而WELL关注于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通过使用这两个标准,可以帮助建筑业提高绿色建筑的质量和水平,使公众的生活环境更加绿色、可持续和健康。


总体来说,中国绿色建筑正在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开始引入LEED和WELL标准,各类建筑的绿色认证已经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美两国的绿色建筑标准和技术将相互借鉴,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建筑业的绿色、可持续、智能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为我们的星球做出贡献。

转载请备注来源:绿建之窗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绿建之窗”或“本站原创”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绿建之窗”。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也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对不遵守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管理员QQ:  4993067 32533240,紧急联系方式:13693161205。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1号诺德中心2期6号楼1201   邮编:100070 网站合作QQ:1658253059  电话: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绿建之窗网站已运行: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7284号  京ICP备14061276号-3 51LA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