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更多建筑“绿”起来——湘潭市推动城乡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纪实
时间:2022-11-18 09:02:11 作者:GBWindows 来源:行业网站 阅读:738内容摘要: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钟佳燊日前,湘潭绿色建造试点工作取得新突破:湘潭市成功争创湖南省级浅层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获省级激励资金1200万元,成为2022年省级财政激励浅层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唯一试点市。近年来,湘潭市因地制宜,以“装配式建筑+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绿色建材”的模式全面推动城乡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后...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钟佳燊日前,湘潭绿色建造试点工作取得新突破:湘潭市成功争创湖南省级浅层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获省级激励资金1200万元,成为2022年省级财政激励浅层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唯一试点市。
近年来,湘潭市因地制宜,以“装配式建筑+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绿色建材”的模式全面推动城乡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后获评“湖南省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亚洲开发银行优惠贷款的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湖南省第一批绿色建造试点城市”。
绿色,正逐渐成为湘潭城乡建设最亮丽的底色。
建筑用能多点“绿”
成功争创省级浅层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的背后,是湘潭市积极探索优化建筑用能结构、促进城乡绿色发展的不懈努力。
市民之家是湘潭市“一站式”政务服务新阵地,建筑设计一体化融入再生能源应用,利用邻近湖湘公园的湖水作为冷热源,通过水源热泵系统热转换,满足整栋建筑的供冷和采暖需求,环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成为湘潭市积极推进绿色能源——浅层地热能应用的生动案例。
提高再生能源应用比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湘潭市充分利用湘江“U形”贯穿城区、浅层地热资源丰富的便利优势,按照“一个连片地区(竹埠港新区)、一个特色园区(万楼新城片区)、一个特色村镇(韶山清溪镇)、一至两个重大单体项目(市中心城区综合能源站提质扩容)”的思路,计划至2023年新增浅层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面积不少于100万平方米,积极培育浅层地热能建筑开发利用市场,全面建立完善浅层地热能产业体系。
除此之外,湘潭市在工业余热和太阳能的应用方面也成效斐然。大唐发电厂的废弃余热被应用到湘潭高新片区天元美居乐、家家美等建筑,解决冬季民用建筑集中供暖问题;热水需求量较大的湖南科技大学、湘潭市妇幼保健院、盘龙山庄大酒店等公共建筑已集中推广太阳能热水,并按县(市)、区分别成立光储资源一体化开发利用项目公司,按“集中开发、宜建尽建”的原则,统一开发建设、运维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2021年,岳塘区成为首批全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示范单位。
建造方式多点“绿”
前不久,在湖南铁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一场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建工产业链专场产销对接会举行,两家企业现场签约,生产企业与设计方、需求方三方面对面交流,促进资源对接互动共赢。这得益于湘潭市采取“大企+小企”“建设+投资”“上游+下游”等形式整合资源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生态优先理念的深化,发展装配式建筑成为住建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锚定“双碳”目标,湘潭市制定出台《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由市领导担任链长的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建工产业链,大力推进产业兴市“千百十”工程,将装配式建筑纳入战略新兴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推广全市统一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标准和图集,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导产业上下游联动,提升绿色建造水平。2018年以来,湘潭市累计开工建设装配式建筑808.3万平方米,培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7家,形成了一批以优势企业为核心、涵盖全产业链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
搭乘装配式建筑发展快车,湘潭市加快推广绿色建材,推动传统建材转型升级。一方面,以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新型墙体材料为突破口,实施绿色建材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技术革新资金激励和绿色建材应用企业信用评价加分激励,加快推进绿色建材应用及标识申报工作。与此同时,积极推广整体铝模应用,发挥铝模回收循环利用优势,减少竹木模板资源消耗,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发挥湘潭市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推广以海泡石为基料的水性节能环保一体涂料,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绿色建筑提质升级
“庭前花木满,院外小径芳,从外观上看,整栋建筑就如同一座树木葱郁的山峰。”在湘潭市首届高端人才住房需求对接会上,悦城国际的第四代住宅让前来参观的用人单位和人才赞叹不已。
为突出生态宜居理念,湘潭市探索建设新住房——“第四代住房”,增加立体绿色,增强植物固碳能力,为城市绿色发展助力。湘潭经开区悦城国际正是第四代住房的试点小区,小区180户高层建筑全部拥有“前庭后院”,保持空中花园庭院植被绿化不低于60%。
新建建筑亮点频现,既有建筑如何蝶变升级?湘潭市以实效作答:近年来,湘潭市以国家级低碳城市试点为契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广节能灯具、节水器具等节能产品。2020年以来,全市共开展老旧小区改造450个、2910栋,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0多万平方米,实现宜居和节能双成效。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绿建之窗”或“本站原创”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绿建之窗”。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也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对不遵守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管理员QQ: 4993067 32533240,紧急联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关文章
新闻资讯
本栏最新更新
-
03-23《山东省零碳建筑评价导则》发布
-
03-22零碳科技:节能窗技术突破,降低建筑能耗 20%
-
03-21绿·碳·慧 | 《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发布
-
03-20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智能建造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
-
03-19多地出台政策,鼓励“好房子”达到超低能耗建筑标准
-
03-15《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沪府令20号)原文及解读
-
03-14住建部部长倪虹:2025年,建筑业这3个信号很明确!
-
03-132025年"好房子"三大科技亮点
-
03-112025年起,湖南取消中高级职称评审!
-
03-10关于工资、住房、养老……今天,四部门集中回应民生热点问题!